欢迎访问七七范文网!

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

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: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

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通用7篇

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。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计划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,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。

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

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 【篇1】

活动目标

1、欣赏有关恐龙图片,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。

2、在认识和了解恐龙的基础上,抓住不同恐龙的个性化特征进行表现。

3、大胆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恐龙。

活动准备

1、幼儿对恐龙有初步的认识。

2、各种恐龙图片,如霸王龙、蛇颈龙、翼龙、剑龙等。

3、勾线笔,画纸,油画棒,人手一份。

活动过程

1、出示图片,引导幼儿认识恐龙。

教师: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恐龙吗? (霸王龙、蛇颈龙、翼龙、剑龙等)

2、观察图片,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。

(1)引导幼儿观察霸王龙的特征。

教师:这是什么恐龙? (霸王龙)霸王龙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? (满嘴都是尖利的牙齿,可以撕咬任何食物)它的头部是什么样子的?像什么?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?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呢?

(2)引导幼儿观察剑龙的特征。

教师:这又是什么恐龙? (剑龙)在它的外形上有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你们知道吗?(身上长着剑一样的骨质板,从头到尾都是)这些“剑”是什么样子的?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?像什么呢?

(3)引导幼儿观察另外几种恐龙,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。

教师小结:恐龙一般身体大,尾巴粗而长,后腿粗壮,从头至尾线条像山坡一样,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,有甲、剑等生长物。

3、教师提出要求,幼儿大胆作画。

(1)教师:今天我们要用线描装饰的方法来画恐龙,可以先在纸上将恐龙轮廓画出来,再用不同的线条和花纹进行装饰。

(2)教师:恐龙画好后,还可从添画上我们上次画过的蕨类植物,来丰富画面。

4、展示幼儿作品。

活动建议

☆环境创设 ①开辟“恐龙博物馆”,引导幼儿搜集、展示各种形态不同的恐龙玩具。②设置“恐龙创意空间”,展示以幼儿绘画形式表现的各种恐龙想象创意作品。

☆家园共育 ①与幼儿共同搜集关于恐龙的图片或玩具,让幼儿了解各种恐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。②可开展亲子活动,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到恐龙园去玩一玩,让幼儿亲身去感受恐龙的凶猛、恐龙的巨大。

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 【篇2】

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观察、讨论、归纳,初步感受梅花的外形特征和色彩的丰富;

2、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梅花的基本特征;

3、体验吹画的乐趣。

4、认识梅花,知道梅花是冬天开的花,是我国的国花之一。

活动重点:

学会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

活动难点:

吹画和指画结合出纳作画,并表现出梅基本特征。

活动准备:

梅花、绘画线、样板图片(PPT)、黑色和红色颜料、抹布等。

活动过程

一、开始部分

1、做手指游戏:《大乌龟小乌龟》……大小乌龟都怕吹。有“吹”字引入课题:我们今天来学习《吹画梅花》。

2、欣赏范画《吹画梅花》。

二、出示范画,激发幼儿学习兴趣

1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,我们来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?

2、梅的枝干是怎么画上去的?是用什么颜色吹上去的?

3、再看看梅花是怎样画上去的?

4、启发幼儿说出梅花的外形特征。

三、教师示范:吹画树干、树枝和点画的方法

小结:刚才大家看到老师画画的方法了,树干是用——黑色的颜料——吹出来的,花是用——手指蘸——红色的颜料——点出来的。

四、幼儿动手操作

1、蘸一些黑色的颜料,滴在纸张下半部分的适当位置,用嘴对着颜料用力向前吹,要向不同的方向吹,就能吹出一棵茂盛的大树。

2、大树吹好等墨汁晾干后,用右手食指蘸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画梅花。点画的时候,先要看好位置,梅花的大小不要一样,也不要排队。

3、点画好后小手要用抹布擦干净。

五、幼儿吹画,教师巡回指导

1、重点指导幼儿用嘴吹画的方法,引导幼儿朝不同的方向吹画。

2、在吹化时,老师要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画方法,尽量使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作业,享受成功的乐趣。

六、展示、评价幼儿作品

1、你最喜欢那副梅花作品?为什么?

2、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,看怎样才能变得更好?(发现孩子作品值得表扬的地方,鼓励孩子。)

七、活动延伸

1、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与爸爸、妈妈一起欣赏。

2、对作品加以边框装饰,进行梅花作品展。

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 【篇3】

内容与要求:

1、模仿运用短弧线及色彩的对比手法表现变幻的星空。

2、欣赏梵高的作品,感受画面中线条、色彩、形象带来的视觉效果。

重、难点:

模仿运用短弧线及色彩的对比手法表现变幻的星空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导入部分

1、画面几种常见的线条,它们是谁?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?

总结: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线条,它们本领高强,会千变万化而且无处不在。

二、出示梵高的作品《星月夜》,引导幼儿欣赏、讨论。

(1)师:他的画里画了什么?

画家用了什么样的线条画星星、月亮、树木?你有什么样的感觉?

总结:梵高用波浪线、短弧线,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规律来画画。大树像火苗一样旋转着上升,星星月亮是用短的线条以旋转的方向来画,让人感到它们不停的在运转。云在风的推动下也飘动着。整个画面都动起来了。

(2)师:画面的天空里用了哪些颜色?哪几种颜色用得比较多。它们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?

总结:画家用黄色、橙色来画月亮和星星,这两种颜色明亮温暖和夜晚形成强烈对比,近处有一棵高大的树,天空中月光、星光把夜空点缀得非常美丽。远处有山,山下的房屋里有温暖的灯光。

(3)师:请小朋友给作品起名字。

三、尝试用画家的绘画手法创作作品

1、教师示范

我们也来学学画家的画画方法,创作自己的画《星月夜》。

(1)、展示砂纸,简单介绍使用方法。

(2)、作画步骤,先确定主次,分配画面,先在砂纸上轻轻地用蜡笔勾出外形(由近到远),再用弧线来点缀画面。

2、幼儿尝试,教师巡回指导

请幼儿把自己对“星月夜”的感觉用绘画表现出来。

四、展示作品,相互交流

请每个小朋友在这些画里面找出两幅,一幅是你觉得最美的作品,还有一幅是你觉得最特别的。

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 【篇4】

活动目标:

1、迁移已有的绘画创作经验,创造性地绘制面具。

2、小组协商完成游戏,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。

3、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,保持桌面干净。

4、用舒适的方法握笔,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。

活动准备:

自制面具(眼睛和鼻子处挖洞)、炫彩棒、勾线笔、川剧表演的视频、供幼儿欣赏的面具作品等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欣赏川剧表演“变脸”

1、欣赏第一遍后讨论:这位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?他是怎么表演的?

2、欣赏第二遍后讨论:你们看见他变出了什么颜色的脸(红、蓝、黄、黑、白)?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他一共变了几次脸?

3、教师小结:这位演员表演的节目是川剧的“变脸”,川剧的“变脸”就像我们中国的京剧一样,是我们中国特有的“宝贝”,人们把“变脸”称为绝活。

二、欣赏面具作品

1、师:你们想不想玩一玩“变脸”的游戏?玩游戏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不同颜色的面具。

2、师(翻开红脸面具):这种面具是什么脸(提醒:什么颜色最多就叫它什么脸)?这张面具上的红色最多,所以我们就叫它红脸。

3、师(翻开蓝脸面具):现在你们看到的是什么脸?蓝脸上有很多不同的蓝色,你能说出这些不同蓝色的名字吗(深蓝色和淡蓝色)?

4、师(翻开黄脸面具):黄脸面具上全是黄色吗?你们能不能找一找黄色的朋友(橘红色和柠檬黄)?

三、讨论面具的绘画方法

1、师(拿出空白的面具):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面具做得真不错,可是面具上的眼睛、鼻子、嘴巴都没有变化,我们来玩“五官变变变”的游戏。谁来说说眼睛能变成什么?

2、师:左边的眼睛变成苹果了,右边的眼晴可以变成什么(当幼儿说不出来时,教师可以适当举例,为幼儿提供参考)?

3、师:眼睛变好了,该轮到鼻子变变变了(鼓励幼儿大胆想象,每当幼儿说出一个图案时,教师就在空白的面具上进行填画)。

4、师:“五官变变变”的游戏真有趣,嘴巴已经等不及了,你们快想想嘴巴能变成什么?

5、师:现在面具上的五官都画好了,我们已经有了红脸、蓝脸和黄脸面具,现在我们来画绿脸面具,绿脸面具上什么颜色最多?

6、师:先找一支绿色的勾线笔将刚才画过的五官勾一下。然后,我们可以找一找绿色的朋友(淡绿色和草绿色)。

四、小组合作完成“变脸”游戏

1、交代游戏规则师:四个好朋友,每人完成一张面具。可以事先通过小组协商,每个人完成不同颜色的面具。

2、幼儿自由创作,教师提醒绘画步骤

提醒幼儿进行“五官变变变”的想象创作,在面具上画好眼睛、鼻子和嘴巴。

用炫彩棒为面具上的五官进行勾线(提醒幼儿为面具涂上颜色)。

为面具涂颜色时,提醒幼儿不要只用一种颜色,可以使用多种相近色。

3、进行“变脸”游戏四人一组拿好自己的面具背对观众,听着鼓声节奏依次“变脸”,每次“变脸”后同伴迅速说出面具的颜色。

4、延伸活动

师:变脸游戏可以四个人玩,也可以一个人玩(教师示范)。

教学反思:

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,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,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,给予积极的肯定,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,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,从而增强自信心。

小百科:脸是汉字词语,拼音liǎn,初指两颊上部,到唐宋时期开始指整个面部,另外又指表情,面子和物体的外部等。字从肉从佥,佥亦声。"佥"意为"双面的"、"双边的"。"肉"与"佥"联合起来表示"头两边的皮肉"。脸是一个人外貌特征最显著的标志,是辨认人的身份的重要根据。

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 【篇5】

【活动目标】

1、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实物——杯子,自主参与绘画,画出杯子的主要特征。

2、鼓励幼儿用点、线、图案等大胆地装饰。

3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,体验写生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。

4、养成大胆用色、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。

5、作画时细心地蘸色,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,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。

【活动准备】

1、幼儿自带杯子。

2、画板、笔、纸等。

3、四个角度画的杯子,五角星贴花。

4、幼儿围坐成圆形。

【活动过程】

1、观察杯子,了解杯子的结构。

师:小朋友们看,这是什么呀?

师:杯子上有什么?

幼儿观察讲述。

师:(指杯口)这又是什么?(杯口)除了有杯口,还有什么?(杯身、杯把、杯盖等)

2、学习从不同角度取景写生。

师:我很喜欢这只杯子,想给它拍张照,用什么拍呢?

教师示范取景框的使用,及时画下所拍照。(勾画的要大)

师:你想给他拍张照吗?站在哪里拍好呢?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杯子有什么变化。

带领幼儿围着杯子用取景框观察。

师: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?

幼儿讲述。

3、出示范例画,请幼儿对照找出各个角度的杯子。

师:老师这儿已经拍了几张这只杯子的照片,请你们来找一找,我站在哪个角度拍的?

幼儿找出后请大家再观察。

4、提出幼儿绘画要求。

引导幼儿进行装饰。

师:你想让这只杯子变得更漂亮吗?怎样让它变得更美?

提出要求。

师:我这里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杯子呢,你最喜欢哪一只杯子,请你也来给它拍张照,好吗?你可以选择一只杯子,找个合适的位置观察这只杯子的样子,把你看到的那个角度的杯子画下来;也可以几个人围着一个杯子坐下来,把你看到的那个角度的杯子画下来,注意要画得大。画好以后你还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点、线条、图案进行装饰,把它打扮的更美。

5、幼儿作画,教师指导。

幼儿自选杯子或自由组合绘画。

提示幼儿根据角度观察杯口、杯把、杯身的形状,并鼓励幼儿大胆装饰。

6、评价。

你最喜欢哪一张照片,请你把五角星送给它,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。

【教学反思】

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,游戏情境中培养兴趣,使幼儿在愉快、轻松地氛围中进行美术活动。要让孩子们的体验到:美术活动并不难,我们可以轻轻松松、快快乐乐的去完成。培养孩子绘画的自信心,就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。而关键是引导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认真思考,使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能够逐渐的由感性上升到理性,为顺利进行绘画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。

本文扩展阅读:杯子,(一种专门盛水的器皿)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,一般容积不大。或在古代喝茶的杯子被称为盖碗。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,口沿直径与杯高近乎相等。有平底、圈足或高足。

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 【篇6】

目标:

1、锻炼钻、爬、跑的动作,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。

2、感受参与大型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乐趣。

准备:

拱门3个、淘米竹筐15个、瓢虫头饰15个、毛毛虫30条、大白菜一棵、滑滑梯3组垫子3组。

方法:

1、幼儿扮演瓢虫从起点趴下,沿垫子爬过,然后钻过拱门,站起跑向大白菜,捉一条毛毛虫回起点。

2、每组10人,分三组进行。

规则:

家长不能在幼儿的活动场地走跑,幼儿独立完成。

教学反思:

在活动中,我为幼儿提供的稠、稀两种纸浆,既可当橡皮泥进行立体造型,又可当水粉颜料进行平铺涂色。在幼儿灵巧的手中,各色纸浆变成形态各异的瓢虫和五彩斑斓的小路;小小的牙签成了瓢虫的脚,黑色的火柴头成了瓢虫的触角;树叶、纸条、棉花变成了天空、大海、花园、房屋、球场等瓢虫爱去旅游的景点。丰富多样的材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。

在活动中,瓢虫和旅游景点的设计及制作对幼儿具有极大的挑战性,因此我把活动过程安排为“引入课题一幼儿操作一再引入一再操作一作品评价”,这样有利于幼儿保持积极投入的状态,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指导。

小班亲子游戏优秀教案《瓢虫旅行记》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392字。

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 【篇7】

活动目标:

1、学习用中锋、侧锋的方法画青蛙与蝌蚪。

2、能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出青蛙的各种动态。

3、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,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。

4、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,学说普通话。

活动准备:

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,幼儿美术用书

活动重点:

中锋与侧锋的运用

活动难点:

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出青蛙的各种动态。

活动过程:

1、引发兴趣:教师引出话题--春天的时候,青蛙们从泥土里钻了出来,让我们和它们一起做游戏吧!请幼儿模仿青蛙捉虫、游水、跳跃等动作。

2、自由讨论:教师提出问题--青蛙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?它会做些什么事情?教师小结:青蛙生活在陆地与水里,喜欢捉害虫,它的本领真大呀!

3、教师讲解:教师示范画青蛙,重点讲解怎样运用不同的笔锋表现青蛙。

教师示范后请幼儿区别不同的笔法。中锋--青蛙的腿、蝌蚪、荷花花瓣。侧锋--身体、荷叶。

幼儿作画: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,构思青蛙的家。

请幼儿注意构图要独特,画面要丰满。请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。请幼儿介绍自己给青蛙设计的家。

活动反思:

《小蝌蚪找妈妈》是一篇传统课文,因其内容生动、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。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。反思本节课的教学,有以下几个特点:

一、寻人启事导入,激发学生兴趣

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。课堂中,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,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。上课伊始,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,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,想看看吗?在同学们诧异声中,教师用幻灯打出

《寻人启事》:

我是小蝌蚪,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,我多羡慕呀!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?听说二(7)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,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!

同学们恍然大悟,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,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。这时,教师不失时机地问:“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?”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,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。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,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,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,进入了角色。

二、读、说、贴、讨论学文,丰富语言的积累

1.读——分层朗读,读出感情

(1)初读。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,随即抛出问题。

a.课件播放全文,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。

b.小蝌蚪的妈妈是谁,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。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,获得整体感知。带着问题读,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,提高了读的质量。

(2)精读。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。教师精心导学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,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。课文第二、第三两小节,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,是全文的重点,处理如下:

a.读这两小节,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(),又碰到了()。

b.比较句子。(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,就迎上去。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,就追上去。)

c.朗读指导。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、乌龟之间的对话。

d.分角色朗读并表演。

2.说——以读促说,说中理解

(1)说顺序。要求学生用上先、再、接着、最后,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。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。

(2)说内容。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,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。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。

3.贴——据文贴画,贴中取乐

教师准备好五幅画,分别为小蝌蚪、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、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、尾巴变短的青蛙、小青蛙。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,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。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,毫不吃力。

4.讨论——形式多样,深入引导

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:

“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,或消极的影响。所以,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。

”课堂教学尤需如此。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,宽嘴巴,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,披着绿衣裳,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呢?他们俩谁说的对呢?问题一抛出,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,他们积极讨论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,变被动为主动。在讨论的基础上,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,并加以引申。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,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。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,体现出育人的`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。

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,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。比如:学生读懂了课文,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、不明确。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;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;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;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。通过感悟、联想两个支点,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,人人动脑、动口、动手,全员活动,全程活动,成为学习的主人。

221381
领取福利

微信扫码领取福利

微信扫码分享